10月29日上午,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三季度能源形势等情况,截至2019年9月底,光伏发电装机1.90亿千瓦,三季度光伏新增仅4.6GW,前三季度新增装机量累计15.99GW,同比下降54%,创四年内新低。不仅如此,之前设想的三季度开始国内竞价项目装机量爆发的情况也没有到来。可以看出,今年的光伏国内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。 海外市场拉动利润增长 虽然今年国内需求大幅下滑,导致营收增长乏力。不过,2018下半年开始,随着欧洲“双反”的解除,叠加能源局出面表态:补贴不会一刀切,到2022年前是逐步退出的承诺,让光伏行业动荡的局面有所稳定。国外需求爆发以后,2019年光伏行业的营业增长出现明显的回暖。据面包财经消息,在目前的交易所指数成分中,光伏产业成分主要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合计41家上市公司。对这41家光伏企业的三季报进行统计,数据显示:作为一个整体,41家光伏企业2019前三季度总营收合计约2372.56亿元,同比增长11.82%;归母净利润合计约192.35亿元,同比增长8.58%。 从各企业来看,头尾企业业绩分化明显。2019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金额排在前五位的企业分别是隆基股份、正泰电器、通威股份、特变电工和中天科技;5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均超过10亿,而部分企业则营收困难,五成以上企业营收同比下滑,盈利薄弱。 前十个月,组件出口共计57.3GW,大幅增长 据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统计,2019年10月,光伏组件出口总计4.52GW,与9月份的6.3GW相比下降28.3%,与2018年10月相比增长12.7%;总金额为11.91亿美元,单晶占比超过75.5%。前十个月,组件出口共计57.3GW,同比增长53.2%。10月,前十组件出口商共计出口3.11GW,占总出口量的68.8%,前二十组件出口商出口共计83.2%,组件出口越来越向头部企业聚拢。 另有媒体表示,随着多晶电池片价格的快速下滑,许多多晶电池片企业停产。当众多的多晶企业在水深之中,而单晶企业则忙于扩产。2018年底,国内硅片总产能174GW,其中单晶硅片约81GW,超过多晶硅片。而今年仅隆基、中环、晶科三家扩产规模就高达80GW!直接让单晶硅片的产能至少翻一番!龙头企业的扩产,自然伴随着产业集中度的上升,并逐渐成长为行业寡头。 前三季度,国内装机不及预期是多重因素的促成结果,包括价格、补贴延迟等等。然而,海外订单仍为企业带来了利润支撑。面对行业竞争逐渐强化、寡头格局逐渐显现的态势,提前做好部署,方可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。
